在民商事审判中,法院各类案件的事实认定及最终作出裁判的重要依据就是证据。其中“以事实为依据”,任何案件都以要事实为基础,而事实的认定就是证据,因此科学的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与基础。完善、科学
【案情】 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王某甲数次向陈某借款,共欠借款270万元。在上述借款中,王某乙(系王某甲亲属)以其所有的安徽省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机械公司)全部财产对借款中的本金一佰万元承担保证责
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诉讼法上称为本诉)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据不完全统计,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每年3000余件民商事案件,其中10%的
近年来,因一房二卖而导致的纠纷与日俱增。与传统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不同,一房二卖而引发的诉讼中,因涉及到两个买卖合同的双方,有时还包括抵押借款合同的主体等,涉及的法律关系就更为复杂,最终对不同买卖合同的效力或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借贷式诈骗与民事债权债务纠纷在表现形式上
法制网1月21日讯(李治洪唐红)近日,平武县法院妥善审执结四川省首例实现浮动抵押担保物权案件,既有效保护了申请人79户林农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被申请公司宏建木业的正常经营,有效避免了该公司破产,维护了平武县经济发
一、对高息费率的误解。 《典当管理办法》规定,典当借款成本包括综合费率及借款利息两部分。以年化收益率来看,典当较之其他融资方式成本的确较高。但收取高息费事出有因:一是资金来源成本高。由于典当行“只贷
当前很多民营企业都涉及民间借贷问题,致使起诉至法院的民间借贷案件数量剧增。民间借贷的乱象长期累积就会阻碍当地经济发展进程,甚至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应引起警醒。 一、民间借贷案件的类型及成因
内容提要: 我国《物权法》第24条对特殊动产物权的变动采取交付生效、登记对抗的立法模式,即“物权生效(合意+交付)→登记对抗”的混合主义。交付与登记两种公示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前者为物权变动的生
在世界范围内,利用应收账款担保借款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一条重要渠道。在我国,这种融资方式也已被金融实践所采用,并取得了积极效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学界和实务界对于是否应承认应收账款
《人民法院报》2015年1月28日第8版曾刊发“离婚协议中不动产的约定能否直接引起物权变动”一文(以下简称王文),该文认为离婚协议中关于不动产的约定可以直接引起物权变动,笔者不赞同此观点,遂撰写此文与该
由人民法院报编辑部评选的2015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十大司法政策7日发布。 盘点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大局、国家社会经济的提升,科学谋划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特别是在践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