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金融业态

网贷行业遭遇“七年之痒” 2014有哪些变化?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9日浏览量:78来源:网贷之家作者:
  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而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大板块,更是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
  
  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和参与人数的快速增长,监管思路逐渐明晰,各路大鳄涌入P2P网贷行业,与此同时,跑路、倒闭事件不绝于耳,而呼之欲出却迟迟未落地的监管政策,也不断挑动着投资人及从业人员的神经。
  
  2014年,也正好是P2P网贷扎根中国的第七个年头,这个依然弱小的行业,同样遭遇了“七年之痒”,其中,问题平台数量急剧攀升,仅12月单月的问题平台数,就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量。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在这纷纷扰扰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行业的一些微妙变化和现象,一些变化背后,或许代表了趋势,代表了未来。
  
  现象1:大佬涌入网贷行业,“正规军”加速布局
  
  1月6日,上海盈灿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灿咨询)与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网贷之家联合发布的《2014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指出,2014年近30家平台已经或即将获得资本青睐,在资本分羹的同时,也将平台推向资本竞争的时代。
  
  盈灿咨询常务副总经理、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表示,风投入股,分为财务投资、战略投资。事实上,大部分风投为财务投资;而战略投资的典型平台为积木盒子和翼龙贷。9月积木盒子获B轮风投,小米注资从业务和投资人流量角度为积木盒子带来利好作用。11月翼龙贷进入联想控股核心资产中,逐渐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
  
  互联网时代是争夺流量的时代,网贷平台以其互联网特征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铺天盖地的烧钱广告需求,必然使得资本竞争占据重要地位。他认为,2015年受迫于资本实力有限,行业部分中小平台将出现良性停止运营、被兼并以及与流量导入渠道合作的现象。因此,马骏建议投资人在2015年的投资中,重点关注资金实力较强的平台。
  
  此外,2014年出现近40家国资国企、上市公司、银行等背景的平台,为行业注入新血液,这些平台普遍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这些平台大部分尚未明显发力,且平台技术实力也并非属于一流,预计2015年这些平台将不断全面完善,成为行业新生力量。
  
  现象2:业务种类遍地开花,行业细分化态势初显
  
  回顾2014年,我国网贷行业新增许多业务种类,票据、供应链金融及配资(股票配资)备受关注。不过,多数为传统金融业务。目前存在的主要业务种类包括:信用贷款、信用贷款、车辆抵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供应链金融、委托贷款、银行过桥或赎楼、票据、融资租赁、配资、资产证券化等。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P2P行业竞争加剧及自身资源特质的客观现实,使得P2P行业出现明显的领域细分。行业细分呈现多元化,包括用户群细分(如宜人贷的手机借款定位于持信用卡的白领)、业务细分(如专注信用贷款的宜人贷、专注车抵的微贷网等)、借款人行业细分(如钢贸、房产等)等。
  
  《2014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指出,虽然行业细分现象广泛,但部分平台也采取相反的混业经营策略,走金融超市的路线,平台涵盖担保、票据、保理等诸多领域。同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行业细分、相互配合,能够使得整个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平台实现规模效应成本降低,但需要注意的是,网贷平台在业务分工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集聚的问题,平台难以抵挡系统性风险。
  
  对于投资人来说,马骏建议将资金分散到不同领域,增加值抗系统性风险强的领域的借款人的投资,如基础设施、必需消费品、医药等防御性行业,在抗系统性风险弱的领域少投资,如地产、保险、机械、原材料等高杠杆行业,但具体情况需视当时市场环境而定。
  
  他预计,2015年P2P平台将继续深耕所在领域,领域间和领域内或将形成寡头的市场结构。
  
  现象3:诈骗平台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累计问题平台数量已达到367家,其中,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而“诈骗,跑路”类问题平台占比达46%(“提现困难”类占比44%)。
  
  马骏对此表示,2014年诈骗类平台较2013年有所增多,这也是行业发展大环境下的产物。他预计,2015年诈骗平台仍然会出现,对平台的筛选,最为稳妥的还是投资人实地考察,不过也可通过以下几点初识诈骗平台:投资人可通过查询平台是否备案,核对备案信息与公司工商信息是否基本一致,核对网站负责人与平台管理团队是否一致;核实网站所载企业基本信息、查询企业管理团队成员资质,如被执行记录、联系方式、管理人照片等;长期潜伏观察,如平台、投资交流群、社区等。
  
  现象4:“领头羊”渐显,寡头地位竞争激烈
  
  网贷之家研究院通过对百家评级平台2014年度的投资端流量格局与借款端业务量格局的观察发现,目前无论在投资端还是借款端,P2P市场领头平台逐渐显现,且平台间差距逐步拉大。2014年投资人数前三位的平台分别为陆金所、积木盒子、有利网,借款业务成交量前三位的平台,分别为陆金所、人人贷、红岭创投。
  
  现象5:平台滞后风险爆发,风险管理敲响警钟
  
  网贷草根平台抗风险性较弱,2014年因逾期导致提现困难的平台逐渐增多,平台滞后风险爆发,且地域性风险渐显。
  
  马骏指出,滞后风险多由于平台业务量的不断扩大,逾期坏账积聚,当平台的风险损失触碰到平台实力可以承受的阈值时,平台提现困难,2014年浙江和山东两地就出现了地域性风险。他建议投资人多警惕上线时间较久,盘子较大,但平台风控和资金实力较弱的平台。
  
  他同时指出,在平台承诺垫付的环境下,平台不可避免地会有部分自融和资金池,所以借款业务风控能力、平台风险管理能力是平台能够存活的基本条件。建议投资人选择那些借款业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平台,这些可以通过平台从业人员是否有丰富的审贷经验、是否有在银行以及民间借贷机构的风险管理经验等,进行侧面推断。
  
  现象6:P2N与大标模式受考验
  
  2014年,有许多平台采用了P2N模式,这些平台业务量拓展快,但同时也出现不少违约相关事件。P2N存在的逻辑在于互联网时代为获取流量必须大量烧钱,然而,并不是所有线下担保或者小贷公司都愿意成立网贷平台来烧钱经营流量,即线下转线上成本费用会提升,所以,这些担保或者小贷公司若有资金需求,更多地采用与P2P网贷平台合作的方式,最终形成平台为投资端,线下公司为借款端的合作模式。
  
  《2014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指出,该模式对平台轻资产经营大有利,但却也存在隐痛。首先,担保公司提供的标,多为大额标,平台业务分散度较差,一旦发生违约,风险损失率较高。大额标一旦违约,若担保公司不能及时垫付,平台容易被担保公司绑架。二是,担保公司多平台发标现象广泛。三是,担保公司违约事件频发,担保公司自身风险加大。四是,P2N涉及费用分配问题,平台营收减少。五是,担保公司给到P2P平台的业务质量普遍不是很高,若平台风控实力不够,担保公司存在很大的道德风险。
  
  此外,2014年8月红岭创投亿元坏账的消息,揭开了大标模式的“冰山一角”。大标模式以其快速提升成交增速和降低业务成本的优势受到很多平台青睐,但大标的逾期对平台的打击也是非常之大的,以目前草根网贷平台的资金实力来看,难以承担大标之重。(网贷之家文/牧晨)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借贷式诈骗和民间借贷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