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典当研究

前夫伪造妻子签字向银行借款 抵押合同被判无效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5日浏览量:67来源:北京晚报作者:
  一对夫妻在协议离婚前,男方背着女方与银行签订抵押合同,向银行申请借款。女方知晓此事后,将银行诉至法院。一审银行败诉后上诉至一中院。本周,法院二审驳回了银行的上诉。
  
  经法院审理查明:女方曲某与男方韦某原是夫妻关系,二人于2011年9月协议离婚。但韦某在曲某不知情的状况下,于2011年7月与一家银行签订《个人循环借款合同》,向该行申请借款。而该银行在明知韦某有配偶但未审查曲某是否同意的情况下,与韦某签订《个人借款最高额抵押合同》,且韦某冒充曲某在抵押物共有人处签字,将其与曲某夫妻共有的一处房屋作为上述借款的抵押担保物,并于2011年7月办理了该房屋的抵押登记手续。
  
  知情后的曲某认为涉诉房屋应属夫妻二人共同所有,并且该抵押合同是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的,应属无效合同,故诉至法院,请求法院确认抵押合同无效。
  
  银行在一审中辩称:涉诉抵押房屋登记的房屋所有人为韦某,故韦某对房屋有完全的处分权,抵押合同应属合法有效。另外,银行还表示:签署《个人借款最高额抵押合同》时,曲某本人到场面签。但根据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出示的结论显示,《个人借款最高额抵押合同》落款处“曲某”的签字并非其本人书写,银行未能对此作出解释。
  
  一审法院认为共同共有人以其共有财产设定抵押,且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抵押无效。
  
  银行对此判决表示不满,上诉至北京一中院。
  
  一中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中,银行对于曲某签字处为何不是其本人签字一事并未作出合理解释,因而无法认定银行在本案中具有善意。故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个人借款最高额抵押合同》无效并无不当。
  
  最终,一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续当应否重新办理房产抵押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