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典当研究

以“互联网+”思维适应经济金融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29日浏览量:35来源:金融网 作者:长乐农商银行办公室 陈琴
  经济新常态催生金融新常态,长乐市农商银行作为一家县级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在面临经济增速驱缓、存款保险条例出台、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逐步兴起、金融脱媒不断加码等重重挑战下,如何有效运用“互联网+”思维主动适应新常态,变挑战为机遇,实现在转型、控险、增效、提质上有新作为,成为我们亟需探讨的课题。
  
  探路:“互联网+”探索长乐市农商银行实践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互联网+”已成共识。在省联社的组织指导下,长乐市农商银行开展“读书节”活动,《金融E时代》、《互联网金融》、《用数据说话》等书目让员工了解“互联网+”思维,并确定了传统渠道要与互联网渠道相融合的基本发展思路;长乐市农商银行董事长还对全辖员工做了题为《坚守与改变——互联网金融形势下,农信社未来生存、发展之道》的讲话,指出如何在坚守我们基础传统优势的同时,根据未来经济发展形势、互联网发展趋势,落实我们最优最快最迅速的反应,才是我们未来的生存发展之道,才能引领我们农信社迈向美好的未来;浙江网商银行(筹)项目顾问、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林建军讲授《未来已来——做不一样的银行》,帮助员工进一步增强对互联网金融本质与金融服务创新的认识,更加准确地把握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产品布局上精准发力,移动金融业务渐入佳境。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新月益,移动金融业务以其方便快捷的特性深受广大客户欢迎,近年来,长乐市农商银行积极谋划、不断探索,在移动金融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相继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手机银行除基本转账汇款功能外,还提供话费缴交、申购理财、信贷查询等诸多便民服务,有效满足客户足不出户办理各项业务的需求;开通支付宝借记卡快捷支付功能,无需网银,输入支付宝支付密码和手机校验码即可轻松完成支付,满足客户网上购物需求;与通讯、电力公司合作,提供话费缴交及电费代扣业务,搭建网络生活服务平台,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生活服务需求。
  
  措施:“互联网+”思维在长乐市农商银行的具体借鉴
  
  (一)学精髓,注重客户极致体验
  
  “互联网+”思维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一种“永远在线”,随时互联,强调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价值互动,产品既能给用户提供价值,用户也能给产品提供价值,同时用户与用户之间也能相互提供价值,从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作为银行服务业,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正是其高度重视客户体验的特性。
  
  一是积极推进服务网络优化。2014年以来,长乐市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关于推广应用福万通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通知》文件精神,在旧网址改造及新网点建设方面都全面推进网点VI改造工程;同时突破时空限制,加大自助机具投入,配套实行与机具数量相关的管理补贴,注重考核电子银行动户率和覆盖率,并购置金融服务流动车,构建“营业网点、自助银行、电子银行、便民点、流动车”五位一体、多维联动的服务网络。
  
  二是积极推进文优服务升级。长乐市农商银行启动标杆网点建设,聘请上海启航入驻,通过营业期间现场督导、营业后深化培训的方式,将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原则纳入网点规范化建设内容。强化员工礼仪培训,组织员工对礼仪知识、文明用语和举止仪表进行了规范化培训,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机关科室每周一次通过现场或监控非现场查看包片网点文优服务质量,并每月进行汇总通报及奖惩,建立文优服务长效机制。在网点硬件设施配备方面,存贷款利率牌、饮水机、自助填单台、网银体验机、自助回单柜及营业网点的合理分区布局等时刻注重客户的人性化、便捷性管理。2015年长乐市农商银行首次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三是积极推进营销功能升级。长乐市农商银行上线微信营销平台,充分利用微信通讯工具传播的广泛性、及时性,第一时间宣传电子银行业务的便利性、信用村创建贷款利率的优惠性等信息,有效提升长乐市农商银行知名度;开展“宽带、手机放价”“您转账,我送礼”“关注我,送话费”等多样化的营销活动,让微信平台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群体的喜爱;积极开展“乐生活,齐分享”联盟商家活动,搭建涵盖服装、鞋帽、特色餐饮的联盟商家合作平台,凡持长乐市农商银行银行卡进店消费,即可享受店内所有产品相应的优惠,不断推陈出新的极致体验培养忠诚客户群。
  
  (二)做特色,夯实农村基础客户
  
  “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更需要特色化、差异化。银行业有自己的基因、积淀和优势。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中,唯有坚持传承、弘扬特色,才能不迷失方向。”鄢一忠理事长在接受访问时曾这样说道。农信社(农商银行)根在三农,广阔的农村市场相对来说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还不是很深,朴实憨厚的农村客户群体是其他金融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之一。
  
  一是强化三农服务,夯实市场基础。长乐市农商银行坚持以服务三农,造福民生为己任,信贷额度重点向三农、小微企业倾斜,全面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有效满足“三农”发展资金需求。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建设,“阳光信贷”制度上墙,透明办贷;金融宣传进村入社区,普及金融知识;聘请城乡居民保联络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户建档工作,建立农户金融档案,发掘农户金融服务需求,并充分利用人缘、地缘优势,密切与村镇两级干部间的联系,积极创建信用村镇,目前已创建信用村62个,信用镇1个,有效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二是开展网格化营销,夯实客户基础。长乐市农商银行全面推行“领导包片、网点包区、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网格化营销管理。领导班子成员对辖区网点划网格管理,督促网点强化执行力、促进客户资源维护渠道建设。所辖片区以基层网点为单位划网格,构建区域内的客户营销网络,并将营销任务指标与工作岗位、绩效工资挂钩,明确在各项业务营销中,网点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基层网点将各项业务营销工作网格化落实到个人,让客户成为员工职责工作中明确的服务对象,实现从关系营销转向资源营销,转向陌生拜访,为客户提供零距离、精细化服务。
  
  (三)补差异,丰富金融业务品种
  
  “互联网+”思维体现在金融行业上就是我们要借鉴互联网思维,在金融产品上力求实用、实惠,便民、利民,独特、优质,还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传统、专长、特色、优势充分发挥,不做不擅长、不适合的业务。
  
  一是创新业务品种。长乐市农商银行积极创新“乐”系列信贷产品,相继推出满足农户多样化信贷资金需求的“乐业贷”,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小、急、频”特点而量身打造的“乐商贷”,为农户、公职人员提供消费性贷款的“乐惠贷”;专注民生类贷款的“乐民贷”,针对诚实守信、合规经营企业推出的节省财务成本的“乐续贷”,“乐”系列信贷产品荣获“第四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十大品牌创新产品”称号。并成功开办个人理财、票据贴现、保函和电子汇票等业务,逐步丰富了长乐市农商银行金融服务功能。
  
  二是加强资金营运。长乐市农商银行积极做好资金头寸匡算,严格控制非营业性资金占比,用足用活闲置资金,2015年主要营运的品种有存放同业、同业存单、国债、理财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通过整合资金资源,提高资金营运能力,不断分散风险也增加了收益。同时创新“乐鑫”个人理财,机构理财及私人定制,不断满足信息瞬息万变时代下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亮品牌,打造农商金融口碑
  
  互联网金融品牌的构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成为行业市场的大方向,打造并树立自身品牌,才是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之中屹立不倒的首要条件,有效的品牌建设可以让银行战略转型的步伐走得更快、更稳。
  
  一是全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长乐市农商银行以支持农民和小微企业发展为己任,针对农民生产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短、频、小、快”的特点,精心定制了一套支持小微企业的贷款工作的操作流程,利用自身“点多面广”优势,推行“马上就办、快速审批、快速办理”为小微企业发展开辟“阳光快车道”。根据小微企业“融资机制不够灵活”的经营特点,相继拓展林权抵押贷款、小微企业联保贷款、设备按揭贷款、股权质押等适合的贷款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层次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针对设施农业规模小、缺资金、观念落后等难题,启动重点信贷扶持项目,为重点项目发展提供了畅通、高效的绿色融资通道。
  
  二是全面落实社会责任。长乐市农商银行成立长乐市金融业第一家慈善分会,一年多来,开展单位捐赠及员工自愿募捐63.595万元,慈善资金扶持项目和捐助对象主要集中在“三农”弱势群体、农村公共服务,以及农村贫困子女教育等方面,同时依托省联社“福万通”慈善基金,捐助44名优秀的贫困学子,向南平慈善总会定向捐助5名特困中小学学生。独家免费代理长乐33万人新农保及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业务的同时,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落实种粮直补、渔业燃油费补贴、民政低保金等政策性补助资金的发放工作。
  
  三是全方位宣传覆盖。长乐市农商银行携手市个体劳动者协会、长乐市私营企业协会举办“合作共赢、共创辉煌”金融产品推介会,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牵手市文明办在市区和猴屿乡交通主干道制作198面“做文明有礼的长乐人”福万通路旗广告,在市60多个社区楼梯口张贴3000幅“讲文明树新风”利率上浮宣传广告;成立业务宣传队,有序开展金融服务下乡、金融知识万里行等各类进村入社区业务宣传活动;制作市区楼宇拜年广告、定制公交车身广告、公交站牌广告、冠名三人足球杯联赛,让长乐市农商银行的福万通品牌及产品信息深入人心。
  
  (五)强实力,全面推进体制改革
  
  金融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实力的竞争,在互联网金融深化变革到来之前,在压力与挑战面前,长乐市农商银行积极加强自身实力建设。
  
  一是加强和谐文化建设。长乐市农商银行每月开展以网点为单位的工会活动,同时要求领导班子、机关科室成员主动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业务发展上督促指导、工会活动中互娱互乐,实现员工内部的上下和谐;成立长乐市银行业协会,并当选为首届会长单位,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搭建银行同业机构间多样化的合作平台,实现银行同业间的左右和谐;成功与长乐市地税局、公安局和工商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调,多举措全方位争取政府部门重视和支持,实现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和谐。
  
  二是深化农商银行体制改革。征集优质企业法人,优化股权结构,并成功引进市政府作为战略投资者;按现代化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设置职能部门,重新梳理明确相关制度,夯实内控基础;积极筹办国际外汇业务,有效对接“侨乡”需求;稳步推进网点两证办理进程,明晰产权关系,提高资产质量;举办中层副职转正、高管后备、中层后备竞聘会,锻造能干事、干成事的队伍力量;同时以改制农商银行为契机全面推进体制、机制、产品、流程等方面的改革进程,打造既符合现有需要又带有长乐农商银行特色的经营之道。
  
  思路:“三大战略”拥抱、融合互联网
  
  虽然长乐市农商银行借鉴“互联网+”思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面对互联网金融的逐步深入我们的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我们必须正视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且与互联网公司相比,我们需要接受更加严格的资本监管和准入审批等制约因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威胁,我们还不能有丝毫的自满,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一)进一步深化实施平台金融战略。在省联社牵头领导下,继续充分发挥“小银行+大平台”“小法人+大系统”的系统整体功能和优势,并主动搭建与成熟电商平台、本地核心企业交易平台的合作,形成信息流与资金流并驾齐驱的结构模式。
  
  (二)进一步深化实施服务战略。继续依托点多面广的优势,实现物理网点与电子渠道并存,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延伸服务空间和时间,强化客户体验与互动,以立体化的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互联网金融服务。
  
  (三)进一步深化实施大数据战略。进一步发挥大数据在战略决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导向作用,提高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推动长乐市农商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进程。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迅速扩张与发展,我们从观望到察觉,从尝试到推广,从借鉴模仿到差异化创新,从“土生土长”到焕然一新。正如一粒种子,在积蓄能量和不断酝酿中,破土而出,并追逐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之路。学精髓、做特色、补差异、亮品牌、强实力,只要我们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和拥抱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思维主动适应经济金融新常态,一个便民、惠民、安全、可信、绿色、快捷的新型金融服务机构将在吴航大地呈现,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将真正覆盖“最后一公里”的客户与市场。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2016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