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拍卖”来袭:拍卖被跨界撞了一下腰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9日浏览量:129来源:煜拍愈谈作者:
【摘要】“泛拍卖时代”已经到来,大家是否还在接触或从事传统的拍卖模式?古人云:“术业有专攻”,但如今社会越来越需要跨界型、复合型的人才与战略,尤其在当今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的新趋势下,原有传统拍卖领域及模式或将被颠覆,新领域、新蓝海正在或即将被开启,拍卖界的大咖们准备好了么?
一、由“泛地产”所想到的“泛拍卖”
若干年前,笔者有位从事地产的好友,在聊天中听他提到过“泛地产”的概念。笔者这次特意查询了这个久违的概念。“百度百科”的解释如下:泛地产是指将狭义的房地产与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体育产业、教育、科技等产业融合起来,形成各种“产业房地产”。泛地产的实质就是各种行业的“产业嫁接”,也就是房地产(尤其是住宅开发)与上述各种行业的嫁接,这是一个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过程,它为地产业构筑一个更为宽广的运行平台和空间,最后产生“1+1>2”的产业效应。
同样,随着时代的发展,拍卖业也到了不得不从以往狭义的传统模式走到与更多产业融合的道路上来了。在未来的发展中,一个产业要井喷,时代要百花齐放的时候,所谓专业人士是有限的。这个时候在行业内人士一定要跳出来,开阔眼界,才能在原有行业及周边领域开拓新的天地。
在当今这样一个“泛时代”,正如有西方经济学家所预言的一样,下一次工业革命很可能将会出现在中国。当然,这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出现不无关系。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平台与工具,横向、纵向打通产业链,传统产业基本上都要洗牌,而经济也要随之重新洗牌。
二、近期几个业内新闻带来的思考
让我们回顾一下近期笔者关注的几个业内新闻,笔者试图从这一系列新闻中梳理出我们对“泛拍卖时代”到来的思考:
新闻一:昨日(5月26日),笔者在微信上看到拍卖业界资深人士季涛老师的文章,标题是:《广东省法院司法执行财产全部上淘宝网拍卖》。文中得到的信息是:数天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决定,该省法院系统司法强制执行财产将由法院在淘宝网上开店,自行组织竞价。根据这一决定,起码一段时间里,作为曾经法院的长期合作方拍卖行业将于司法执行财产处置工作告一段落。这说明,拍卖市场的变化是随时随地都存在,变化是当今社会和市场的新常态,拍卖市场当然不能幸免。
新闻二:部分微拍平台运转如火如荼:如艺典中国——此平台是现任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旭先生与中国拍卖、时尚、艺术品经营的数位领跑者共同组建的一个电商平台。2014年10月28日,艺典上线的第一个产品是微信拍卖移动端。这是一个基于微信平台的线上拍卖产品,只需要在微信中加关注,输入手机号,便能注册为艺典会员。拍品从中国书画、玉石珠串到艺术衍生品,底价则从人民币200元到600万元不等。最近在微信圈中最为火热的拍卖会——“天使在人间·让爱延续:姚贝娜私人物品慈善拍卖会”,六大专场于4月25日晚全部结拍,600余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近270万元,成交率100%,也是网拍史上的白手套,拍场围观达36万人次,出家次数多达27420次,堪称微拍在慈善拍卖领域的一次奇迹!
新闻三:5月18日下午2点,中国嘉德2015年春拍“佳酿醇香——世界顶级名庄葡萄酒”专场举槌。值得业界关注的是,为让身处世界各地的藏家能更加方便地参与竞投,中国嘉德采用最新网络技术,精心开发了网络竞投系统,藏家可以通过本套系统参与现场的实时竞拍。这一新举措大大激发了各界买家的热情,网上竞投颇为激烈。最终,经过5个小时的激烈争夺,345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达1335万元。
新闻四: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对《拍卖法》的修订。其中:
1.将第十一条“拍卖企业可以在设区的市设立。设立拍卖企业必须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审核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修改为:“企业取得从事拍卖业务的许可必须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审核批准。拍卖企业可以在设区的市设立。”
2.将第十二条“设立拍卖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中的“设立拍卖企业”修改为“企业申请取得从事拍卖业务的许可”。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主任刘双舟教授在其微博中一篇文章——《解读拍卖法和文物保护法的最新修订》中认为:这一举措表明政府实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简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经营许可。
笔者对以上新闻理解是:新闻一表明——司法拍卖的蛋糕逐渐被互联网企业蚕食;新闻二、三表明——拍卖交易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渗透越来越火;新闻四表明——《拍卖法》的修订后的简化企业从事拍卖业务的程序许可,这一切让笔者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黎明已经到来,跨界与整合的大趋势不可阻挡,工业革命、第四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世界产业格局的剧烈变化正在席卷全球,这种变化让我们每个人身临其境,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改造在碰撞与融合中悄然发生,企业间、产业间的跨界合作将无远弗届。笔者突然发现,“泛拍卖时代”真的已经来了。
三、什么是“泛拍卖时代”
笔者认为,“泛拍卖时代”是指随着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商品交易领域运用与渗透,原有拍卖生态圈将被改造与整合,具有新型专业化领域及细分市场的大拍卖生态圈将得到拓展和建立。在这种大拍卖生态圈中,买家对平台信任度高,拍卖服务更加细化,客户群体范围广,信息宣传投递精准,交易成本相对较低,拍卖交易综合效率更高。
狭义的拍卖与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体育产业、教育、科技等产业融合起来,形成各种“产业拍卖”。“泛拍卖”的实质就是拍卖手段与方式与各种行业的“产业融合”,拍卖这种交易方式在某一领域的最大化应用,是“泛拍品资源”在市场中配置最优。这是一个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过程。
其实,我们可以用“泛拍卖”来分析淘宝的司法网拍和艺典中国的“天使在人间·让爱延续:姚贝娜私人物品慈善拍卖会”新闻事件,我们先将网络拍卖合法性的争议搁置一边,我们单从技术层面分析:实际上两者都是互联网科技手段在各自拓展领域的一次新型生态圈的重建,只不过一个是司法拍卖领域,另一个是明星慈善物品拍卖领域。
四、“泛拍卖时代”的特征及展望
“泛拍卖时代”的到来,究竟有哪些值得业界关注的特征及展望呢?笔者进行了简要总结:
(一)多学科结合及跨界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目前传统拍卖业属于商业服务业,也是中介服务行业。如今科技进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科技优势带来的信息优势(如客户需求、客户数量、客户质量等诸多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表明“泛拍卖时代”核心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其次拍卖新领域开拓,同样也必须有相关专业人员融入其中。
(二)“泛拍卖”所涉及的行业面更加宽广,专业化领域更加细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拍卖这种竞价交易方式优越性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一是体现在获取交易商品的市场价格,二是体现在人气的营造上。尤其是互联网追求精准与快速,拍卖在移动互联网端(智能手机、ipad等)的客户的抓取度是传统模式无法比拟的,并且在竞争的加剧,在“泛拍卖时代”,专业领域的划分更细致。
(三)各行业将对“泛拍卖”兴趣与需求如日剧增;
在国内仍然有不少行业领域可以引入拍卖,传统的拍卖业的服务范围只是冰山一角,亟待融合、改造的领域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像传统的文物艺术品、法院涉诉资产等等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拍卖法》修订后,笔者认为,这将进一步降低行业壁垒,相当多的机构和集团会申请拍卖经营许可。通常这块业务部分仅仅是机构或集团业务的很小一部分,但在集团战略地位上非常重要。比如:购物(团购)网站、文化艺术机构、艺术品交易机构或网站、珠宝商、中高端酒类销售商、典当行、二手机械服务商、二手车服务商等,不少机构已经介入或正在介入“泛拍卖”了。
(四)“泛拍卖”中涉及的科技工具的进化速度将比以往更快;
“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李克强总理把这一“社会关切”带到了4月14日举行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评估,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在80位以后。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带宽,这方面我们的潜力很大,空间也很大。”可见,在国家战略层面上,互联网硬件发展已经提到了很高的位置。
互联网端的应用软件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从手机端的微信群拍,到现在不少公司和机构推出竞拍移动客户端app,尤其是中国嘉德2015年春拍中网络竞投系统的首秀,更表明业界对软件开发的重视和信心。
(五)“泛拍卖时代”从业人员数量将显著增加。
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少想介入“泛拍卖”领域的大型网站、集团,如淘宝、京东等争相成立拍卖事业部或相关部门,更是在各大招聘网站网罗行业人才。随着“产业融合”进程的加快,从各行业融入到“泛拍卖”的从业人员也将越来越多。
【结语】“泛拍卖时代”来袭,作为拍卖业内人士的我们不少似乎被跨界者撞了一下腰,许多还没有回过神,我们需要尽早行动的应当是改变惯性思维、跳出固有模式、创新互联实践、跨界合作共赢,相信通过那些不断敢于实践、不断开拓新领域的行业先行者的不懈努力,拍卖业的第二春很快又会到来!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