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典当新闻

信托打响股票质押保卫战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5日浏览量:119来源:证券时报作者:刘雁
随着券商股权质押式回购业务开闸,不少信托业内人士直呼“狼来了”。有券商人士甚至放言,信托数千亿元的股票质押业务将归零。但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发现,信托公司对此显得很淡定。

  “券商开展质押式回购对信托的业务必然会有冲击,但冲击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大,信托仍有自己的优势。”东南地区某信托公司证券投资部负责人称。

  价格战一触即发

  所谓股权质押回购业务,是指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证券质押,向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并约定在未来返还资金。

  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该项业务6月底推出以来至7月4日,上市公司共发生85笔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其中43笔由券商完成,市场份额飙升近50%。而此前,银行和信托几乎囊括了这一市场的80%。

  “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券商有可能让信托公司在这块业务的份额归零。”一位资深的证券从业人士称。

  然而,受访的信托公司人士却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前述东南地区信托公司证券投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信托公司的优势在于在此类业务上经验丰富,且部分客户已习惯于与信托公司合作。

  据记者了解,目前信托股权质押业务的融资成本在10%~11%,而券商的融资成本在8%~9%。有业内人士据此认为,信托的这部分客户将会流失到券商。“这是一个谬论,我们的定价都是市场化的,如果券商的定价较低,信托公司要展开正面竞争肯定也会降价。”上述负责人称。

  与此前争夺阳光私募通道类似,信托与券商又将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肉搏”,并很有可能先以价格战的形式展开。

  信托PK券商孰优孰劣

  尽管部分信托公司欲降低费率维系客户资源,但一家深圳的信托公司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却直言:“这本来就属于券商的核心业务,券商的优势确实更多一些。”

  另一家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却认为,虽然股票托管在券商,但信托公司日常也会与股东沟通,也有很多业务机会接触到这些客户,而且有的客户已经习惯与信托公司开展此类业务,对接起来比较畅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券商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主要来自自有资金。虽然在《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试行)》规定,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定向资产管理客户也可作为融出方,但至今尚无任何集合计划对接质押式回购业务。

  “券商目前主要动用自有资金开展股票质押业务,直接将信托股票质押业务归零不太现实。随着债务的扩张,资本金限制可能会成为券商开展这类业务的掣肘。”启元财富投资分析总监汪鹏告诉记者。

  而如果券商无法通过再融资或债券融资获得资金,则很有可能投靠强大的银行,该业务演变为通道业务的可能性很大。而另一方面,券商质押式回购业务目前的一大优势正是“快速”,一旦回归通道业务效率无疑会降低。

  “信托公司主要通过发行产品募集资金,相对来说效率较慢,但信托公司对此类业务的流程很熟练,部分大公司还可以用资金池来对接。”汪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