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当品真能用来理财吗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7日浏览量:50来源:中国商报作者:
如今,随着互联网思维的盛行,将绝当品、理财与互联网三者联姻,成为一种新型投资理财模式,不仅让广大网民颇觉新鲜,而且似乎还让一些典当行觉得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日前,国内一家网站以典当业务为基础,以绝当品销售为保障,利用“O2O+P2P”模式,推出一款绝当品理财产品。具体而言,网站先将典当行的质押业务打包成理财产品在网站上销售。如果当户借款逾期,无法偿还本金及息费,则由典当行承诺风险兜底,对在网站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人先期支付其投资本金和收益,然后再由典当行委托拍卖绝当物品,以补偿典当行先期垫付的投资本金和收益;如果在投资期限内,有人对网站所展示的绝当品有购买意向,其出价同时符合借款人、典当行以及网站的要求,网站便等绝当品售出后,按照事先与投资人的合同约定提前支付投资本金和收益。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根据经验,绝当物品的拍卖往往多以底价成交,远远达不到其一般的市场价值,再加上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所以,典当行风险兜底的结果往往是自己亏本。
另有曾尝试参与互联网典当业务理财产品开发的一家典当企业负责人吴先生认为,上述网络投资理财过程,虽然表面看似顾及各方利益,但其有些环节禁不起推敲。
“首先,什么样的绝当品既要凝聚较高的经济价值,又能是极低的市场价格,还能保证绝当品理财的高收益?”吴先生分析说:“仔细研究绝当品产生的高额回报就会发现不少问题。如果是绝当售价与市场价格之差,那当户的利益会被损害;如果是当物经济价值的自然升值,几乎很少有物品能符合如此条件,除非恶意炒作。其次,将绝当品包装为理财产品投向市场,是否符合《典当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再次,绝当品理财若能产生高收益,当户的利益如何保障?”
在吴先生等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此中许多问题,值得业界深入探讨和研究。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明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