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金融业态

2014中国民营银行申报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5日浏览量:83来源:中商情报网作者:
  2015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深圳,视察了首个拿到开业批复的民营银行——前海微众银行,并表示要给“一个温暖的春天”。
  
  1月4日是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也是在这一天,李克强按下按键见证了我国首家互联网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WeBank)第一笔贷款的发放。“希望你们在普惠金融的发展方面,不仅自己能杀出一条路来,而且能为其他企业提供经验,现在希望用你们的方式来倒推传统金融的改革。”李克强总理在参观前海微众银行时表示,“你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政府要创造条件,给你们一个便利的环境,温暖的春天。”
  
  微众银行开业首日总理即赴调研,显示中央政府已经明确注意到民营银行的重要性,预计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将进一步放开。尽管目前中央层面对民营中小银行的开设持鼓励态度,但目前通过审批的数家民营银行均为一案一议的试点模式,仍未有实施细则对民营银行的大规模铺开进行指引和规范。此次总理在开业首日即为微众银行加油鼓劲,预计未来民营银行在开设标准、资产规模、股东持股比例、业务模式等方面将出台较为清晰的细则,以利于民营银行的标准化、大规模推广。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落地也为民营银行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风险保障。
  
  据市场咨询机构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3-2014年,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核名的银行有171家(去掉了重复核名的单位),其中2013年55家,2014年116家,除开几家商业银行,其它基本上是民营银行。目前有80家2次或3次核名。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时至今日,民营银行细则虽只出台了征求意见稿,但在多方利好政策鼓励下,民营企业设立民营银行的热潮汹涌来袭。一时间,饱尝贷款难的民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家们似乎又发现了一个可以日进斗金,迅速致富的捷径,以为只要凑个10个亿,注册一下,就能开银行了,于是在民营银行的申报中,可谓乱象丛生,有实力的想要申报,没有实力的也在申报,认为有点背景的有点想法就开始申报的,也有自身意愿并不明确,但在政府或第三方的推动下就仓促申报的,事实上,政府想通过放宽民营银行的准入,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一个切入点,但并不是彻底放开,现阶段仅仅是试点阶段,所以在民营银行的申报中还是要避免以下一些问题。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袁健教授介绍:概据起来讲目前民营企业在申办民营银行过程中存在以下二个方面的的问题:
  
  一、民营银行发起人及股东良莠不齐
  
  自国家政策支持民营资本设立民营银行之后,全国各地民营资本蜂拥而上,纷纷发起设立各自的民营银行。有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行业大佬,有华峰、苏宁云商这样的上市公司,也有各地区的龙头民营企业,甚至还有一些资本实力弱、资产质量差的企业也试图发起设立民营银行。虽然没有政策规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要求多大的资本规模,但是银监会多次公开要求民营银行要有风险自担的机制,要找赔得起的人来做民营银行。从已批准的五家民营银行股东的资本实力来看,多是出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民资企业集团,并下设多家企业实体。此外,2013年11月,银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对非银行机构设立中资商业银行有诸多企业资产条件的限制,这都应该引起民营银行发起人的重视,并以此作为选择银行股东的标准。
  
  二、发起人对民营银行的建设没有合理的理念和规划
  
  深圳中商已经参与近十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咨询,并接待了二十多家民营银行筹建的前期咨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民营银行发起人对民营银行的设立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和想法。很多想法不切实际,或者是做地方银行却与地方经济毫不相关的定位。然而,从监管层的要求来看,民营银行发展的关键还在于精准定位,需围绕地域化、小型化、特色化做文章,有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特定的战略。因此,要想真正做好民营银行还是需要咨询专业的咨询机构,根据发起人背景、地区经济金融环境找准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合理定位。
  
  并且我们还发现,很多民营银行发起人觉得办银行个开个饭馆一样,资料自己随便准备一下就行了,申报资料很不规范。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不动产登记的查阅主体之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