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奢侈品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45%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31日浏览量:71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
根据辽宁省高端品牌流通行业协会对沈阳近百家奢侈品店的调查统计,沈阳奢侈品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45%。不仅是沈阳,放眼国内市场,几乎没有一家奢侈品集团交出让人满意的财报。作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2014财年上半年度的净利润下滑4.3%,其中钟表和珠宝下滑最严重,跌幅达30.9%。另一家奢侈品公司Burberry上半年税前利润下降了12%。Prada和Gucci上半年利润都出现20.6%和4.7%的跌幅。
奢侈品门店缩减财报惨淡
在该商场一楼入门左侧,DIOR原店位置已被围住,围挡上有“品牌装修敬请期待”的字样。据商场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想买DIOR女装,只能去位于万象城了,这也是DIOR在沈阳的唯一门店。
自裁门店的不仅是DIOR一家。进入2014年,沈阳的奢侈品市场寒风瑟瑟,路易威登撤出沈阳久丽百货,太原街某商场的BURBERRY歇业。据介绍,部分商务二线品牌也将陆续撤出沈阳。
根据辽宁省高端品牌流通行业协会对沈阳近百家奢侈品的调查统计,沈阳奢侈品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45%。
2014年,奢侈品公司们都陷入了低潮。虽然年报尚未公布,但是根据各家公司的半年报和第三季度财报,业绩停滞不前甚至衰退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作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2014财年上半年度的净利润下滑4.3%,其中钟表和珠宝下滑最严重,跌幅达30.9%。另一家奢侈品公司Burberry上半年税前利润下降了12%。Prada和Gucci上半年利润都出现20.6%和4.7%的跌幅。
购买目的由送礼转为自用
与惨淡的数据和数量收缩的门店相反,事实上,国内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活跃依旧。近期发布的《2015中国奢华品报告》显示,消费者对未来的奢侈品消费将与现在持平或有所增长。内地消费者更愿意在化妆品、鞋履、服装和包袋上保持现有消费水平甚至花更多的钱。但是,酒类、腕表和汽车则成为保持或增加消费水平意愿最低的三类。
沈阳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林丹把今年年假的目的地选在了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几个欧洲国家,除了欣赏风景,到国外血拼奢侈品也是其假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丹在公司工作了五年,很多奢侈品品牌都是近两年才逐渐了解的。“工作第一年,老板让我给客户挑一件万元左右的皮包,当时完全不知道该买什么牌子。”
的确,几年前在奢侈品销售中,商务送礼一直是重要功能之一。随着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买奢侈品来送给自己,也就是说,越来越多成熟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为自己和家人购买奢侈品和服务。统计显示,有48%的内地受访者购买奢侈品的目的是为了自用,赠送给商业伙伴的比例则仅为3%。
免税店成奢侈品主要购买渠道
购买奢侈品的人多了,奢侈品门店却少了,那么消费者通过什么途径购买奢侈品呢?“我每年都要去中国香港购物,这两年更多去的是韩国。去了之后不干别的,就是买。”沈阳一家食品企业的高管周萍说,自己的奢侈品都是在中国香港和韩国的免税店里买的。“除了价格优势外,销售人员的素质也有差距。”周萍说,有几次她在国内门店里找不到自己喜欢的款式,咨询销售人员,对方竟然对自家品牌的型号颜色一无所知。“爱购物”一直是中国消费者共同的爱好。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内地游客出境游的消费总额约1173亿美元,这相当于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40%。
沈阳奢侈品消费排全国第三
“通过我们协会的调研,目前沈阳奢侈品消费在全国排名第三,在北京、上海之后。沈阳的奢侈品市场中有50%消费额是来自沈阳周边城市的消费者,如辽阳、鞍山、抚顺等。”中国高端品牌网董事长、辽宁省高端品牌流通行业协会会长奚志光在分析沈阳奢侈品市场时认为,沈阳作为一个奢侈品消费力强劲的城市,经历了前几年的高温消费后难免会陷入困局。为此,各大奢侈品品牌正在寻求出路。部分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实行了同价策略,比如LVMH旗下的腕表品牌宇舶(HUBLOT)已经在2014年2月起实现了香港和内地同价。由于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加起来是挺大的一个数字,所以当品牌在做同价的策略的时候,其实意味着它在中国区的利润相对更低一点。
此外,如何将品牌销售从实体百货中分离出来,开辟网络销售也是各大奢侈品品牌正在尝试的举措。奚志光说,目前已有多家奢侈品品牌尝试实行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两条渠道并行的模式。线上销售多是奢侈品的副线品牌,即使是同一品牌商品,在包装、款式上也有所不同。这样既能满足习惯线上购买的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不会影响线下实体门店的销售。
本月中旬,DIOR撤掉位于沈阳某商场的女装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