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金融业态

阎庆民: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要逐步回归适度增长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6日浏览量:95来源:中国经营网作者:
  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14日在出席2014第一财经金融峰会时指出,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条件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金融业要逐步回归“适度增长”。
  
  阎庆民在会议上表示,具体到“经济新常态”,应包含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简而言之,可概括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
  
  金融新常态要与经济增速放缓相适应,金融业要逐步回归“适度增长”。如果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7%左右,而金融行业的增速却保持在20%-30%,这显然不合理,也不可持续。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们的M2增速一度接近40%,现在M2增速已降到12.6%(10月份数据)。与此相适应,银行业的利润水平都回落到适度增长的水平。目前上市银行净利润增幅已从2010年的31.4%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0.67%。未来,单个金融机构对其发展速度的预期要更为现实、理性。
  
  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同样,创新变革释放的市场活力,也将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机制创新上,将更加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根本。在理念创新上,将更加注重资本节约、效率提升和科技应用。在功能创新上,将从传统的资金中介、信用中介进一步向资本中介、信息中介拓展,资产管理业务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
  
  阎庆民指出,在新、旧常态交替过程中,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也很艰巨。一方面,传统业务模式亟待转型,不良资产持续暴露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形成的外部冲击不容小觑。这就要求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管因势而变,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趋势来看,对资本的充足、资产的安全、负债的稳定和表外业务的规范要求进一步提高。
  
  具体到金融业,“提升质量”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内提升资产质量,二是对外提升服务质量。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同时,“新常态”是优化再平衡的过程,要认真防范风险,有序释放风险,为金融业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稳定环境和安全保障。
  
  一是巩固实体经济基础,完善防控金融风险的安全网。金融领域的风险,有其自身发展的因素,但根本上还是实体经济风险在金融领域的反映。根据中国社科院公布数据,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比达到139%,已经超过OECD国家90%的阀值。同时,政府债务、产能过剩、资产价格波动等风险都不同程度传递到金融领域。实体经济转型能否平稳过渡,实现去产能化、去杠杆化、去污染化,将直接影响金融风险防控的整体形势。因此,在实体经济层面“稳增长”和“调结构”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化解各项潜在风险创造相对平稳的环境,提前缓释和解决好各类风险隐患。
  
  二是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筑牢防控金融风险的栅栏。金融体系自身层面:一要强化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敏感性,加强重点风险排查,及时处置风险苗头,防止风险累积和蔓延。二要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当前金融业务结构不断演变、金融创新日趋强烈、市场行为发生深刻变化,金融风险的隐蔽性、复杂性、关联性显著上升,金融部门要完善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手段,提高风险应对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健全风险约束机制。金融机构须立足新常态特征,认真审视战略决策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内部管理体制、绩效考核体系和资本约束机制。
  
  三是落实金融监管措施,守住防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结合当前形势,要继续推进监管理念、流程和方法的改革创新,科学制定稳健标准。要加强监管协调,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施风险监管。同时,也要发挥地方政府在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中的作用。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上海钢联进军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