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金融业态

丹东市全方位防范资产管理类公司非法集资风险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2日浏览量:69来源:丹东市政府作者:
  针对今年以来,丹东市爆发式出现资产管理类公司向公众销售理财产品,潜在风险较大问题,市处非办主动作为、未雨绸缪,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近几个月,丹东市集中开设35家资产管理类公司,采取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对外宣传由政府或金融监管部门特业审批,向群众散发理财宣传单、销售理财产品,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致使一些群众参与其中,尤其外地近期还出现此类公司“跑路”现象,一些群众对此产生疑问并向有关机构询问。针对这种新情况,市处非办及时召集人民银行、银监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共同会商和研究,形成了一致意见,多措并举应对可能出现的非法集资风险。
  
  一是全方位宣传。广泛利用《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等主流媒体开设专栏,连续编写刊登《什么样的投资项目有这么高回报?》、《有投资管理公司已开始“吸钱”》、《如此理财隐忧多风险大》、《投资领域高利润伴随高风险》等10篇文章提示风险。同时,利用电视台和电台进行专题报道,市处非办负责人客座直播间直接进行风险提示,并阐明“只有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批准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在取得经营许可,拥有特业经营资质的情况下,才能从事理财产品发售业务”,在社会上起到了较好的警示效果。11月14日,一位老大爷专给《鸭绿江晚报》报社记者打电话表示感谢,说多亏了13日刊登的《如此理财隐忧多风险大》这篇风险提示文章,才阻止了他购买此类资产管理公司理财产品的想法,不然自己的35万元养老钱就投进去了。
  
  二是多角度防控。其一,召集县(区)政府布置防控工作。丹东市处非办召集县(市)区政府布置“资产管理类公司经营行为风险提示活动”,明确要求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正面宣传。其二,风险防控进社区。市处非办积极走进我市主要社区,在宣传栏张贴印有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行为风险提示的《丹东日报》和《鸭绿江晚报》。其三,重点场所现场防控。根据以往参与非法集资群众中退休人员较易上当受骗的特点,县(区)干部组织社区干部在公园、文化广场等老人健身的主要场所现场宣传,并将10篇专题报道以及省处非办印制的《预防非法集资常识》、《防范打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宣传册》等3万余份宣传品进行分发。元宝区一位老人向工作人员反映:多亏了政府这次在公园宣传,我才知道什么样的投资合法,什么样的投资风险大,真没想到咱这公园不仅能健身,还长知识!
  
  三是立体式监管。丹东市处非办及时召集人民银行、银监局、工商局、公安局、金融办召开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进行工作部署,明确各自责任。工商局负责做好此类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业监管工作;人民银行、银监局负责利用银行机构的电子屏滚动播放防范非法集资常识,并要重点监督此类公司资金大进大出等异常现象;公安局负责做好相关风险防控预案,对此类公司资金走向进行监管,严密监视隐患突出的公司,并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市金融办负责做好相关协调、指导工作。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赖小民: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在县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