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42家小额贷款公司获批 2014发放贷款98.45亿元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5日浏览量:73来源:青岛广播电视报作者:
在金融行业里,小额贷款公司似乎是很不起眼的一员,但国有资本和外资的加入,已经让岛城的小额贷款行业不可同日而语。借力互联网平台,他们期待着春天就在下一个拐角处。
岛城“小贷”的生意经
民间借贷的“正规军”
2008年,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元年。在这一年,《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颁布,标志着小额贷款公司以合法身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小贷公司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民间借贷的“正规军”。随后这支民间贷款“正规军”开始在中国遍地开花。
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山东省的经济龙头城市,小贷公司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
2009年2月,青岛市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即墨诚和小额贷款公司成立,青岛小额贷款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到2012年7月末,小贷公司就实现了区域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2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得省金融办设立批复,其中41家已经开业经营,发生了贷款业务,还有1家正在开业筹建中。目前42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共计66.46亿元。仅2014年,我市就有8家小额贷款公司获批设立,另外还有8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申请正等待省金融办批复。
据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42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共计66.46亿元,规模在全省处于第一位,机构数量属于第二位。”
根据统计,2014年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全年累计发放贷款4787户5693笔98.4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932户2212笔20.06亿元,小微企业贷款2319户2910笔70.58亿元,金额分别占贷款总额的20.38%和71.69%。
目前,全市的累计贷款平均利率是15.8%,每笔平均贷款额度达到172.93万元。
生存辛酸账
尽管从机构数量和规模上来看,青岛的小贷公司都名列前茅,但是有些现实却是不得不正视的。
目前,全市共有42家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582名,平均下来每家公司才14个人。而从贷款余额来看,与今年岛城存贷款余额双双破万亿相比,小额贷款的占比还不到百分之一。
说到小贷公司的生存状况,青岛市小额贷款企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孙良韬话语中满是辛酸。小贷公司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孙良韬说,那些有资产抵押物、容易授信的金融业务都由银行把控,而那些没有资产抵押的业务,银行不愿意做,额度太小的业务,银行因为达不到所谓的收支平衡“不稀的做”。这样,小贷公司只能在银行不愿意做与“不稀的做”之间来争食那一点残余的“难啃的骨头”。
不可否认的是,小贷公司在***银行业的垄断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过去提到银行这种金融机构,大家的普遍印象几乎就是“高大上”,但小贷公司的出现却让金融离普通人的生活不再遥远。“小贷公司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金融服务机构”,“我们的业务人员握住的手都是沾着泥腥味、土腥味的,很多小微企业、个人业主,在他们创业初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小贷公司给他们提供了第一笔启动资金”。
尽管如此,小贷公司的定性是“非银行金融机构”,连个“准”字都不能加,却要按照金融监管的条条框框来执行。
根据相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所以,小贷公司不是金融机构却属于金融性企业,由央行、银监会批准,归地方金融办监管。
小贷公司资金来源渠道较窄,在“只贷不存”制度框架下,小贷公司主要以股东投入的自有资本放贷,是面向“三农”和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只贷不存”的金融机构。而且按照规定只能在注册区域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
除此之外,也有小贷公司的负责人吐槽,小贷公司的税收没有享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营业税,人家是3%,我们是5%,所得税人家是15%,我们是25%”。
据了解,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小额贷款公司没有享受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它必须按照一般服务业的标准纳税,包括向税务部门上缴5%的营业税和25%的企业所得税。
种种制约让很多小贷公司仅能维持温饱。即墨市诚和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太民直言,自己的公司仅仅维持收支平衡;城阳区亚联财小贷公司的总经理李淮泽则说,公司要保持在1个亿的贷款余额,才可以运作。
追赶大数据
互联网金融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融合不可避免,身处这个大环境的小贷公司自然也得顺应潮流。岛城小贷公司的佼佼者们已经迈出了探索的脚步。
成立于2013年11月的青岛金鼎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是中信证券(山东)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金鼎信小贷公司在创新方面更放得开手脚。公司风险总监范曙辉说,他们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客户本身是企业主,他在经营状况好的情况下购买了理财产品,但过段时间可能有新的投资项目或者资金周转不畅,而购买的理财产品很难转让或赎回,也无法变现,而这就给了小贷公司可以操作的空间。
目前,很多购买了理财产品的客户缺乏很好的变现手段,国内银行、证券公司在股票质押方面有较为成熟的贷款业务,但是对自己销售的理财产品作为质押物,仍在摸索之中。“中信证券在青岛大约有20家营业部,几十万的有效客户,这些客户在中信证券营业部都开有自己的理财、股票账户,如果能将他们的有价证券作为贷款的质押物,就能为他们提供很多金融便利。”范曙辉说,基于这种考虑,公司计划推出“理财贷”业务,“持有中信理财产品的青岛市辖区内的企业或拥有青岛辖区户籍的个人,可以以其持有的或第三方持有的中信证券销售的理财产品作为质押品向我公司申请借款。”
由于基础客户群很大,所以金鼎信公司还要将“理财贷”业务搬到网络上,建立相关的网络系统,到时候,客户只要在网上提交自己的需求,公司后台系统会自动给予审核。
做“小”是目标
岛城的众多小贷公司里,还出现了外资的身影。
青岛市城阳区亚联财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就是由香港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全资在青岛开设的一家专业小额贷款服务机构。据了解,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新鸿基有限公司成员之一,成立于1991年,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公司主要从事中小企业信贷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香港拥有50家的分支机构,是目前香港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业贷款机构。
青岛亚联财总经理李淮泽介绍说,公司2007年开始进驻内地市场,青岛的分公司于上个月刚刚开业,这也是公司在内地开设的第14家分公司。
李淮泽说,目前公司主要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产品,贷款额度从2000元至100万不等。2000元,在岛城的小贷行业是个令人侧目的数字,与动辄百万的同行相比,亚联财显然是个特殊的存在。
“分散风险是我们的一贯原则”,李淮泽说,为了规避风险,公司会将贷款余额控制在10万上下。他透露,根据测算,公司目前每笔业务的贷款余额为6.8万元。
6.8万,似乎是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愿意看到的数字。有负责人表示,“这才是真正的小额贷款”,亚联财的这种模式已经被确定为岛城小贷公司推广的典型。额度小,风险小,成为小贷公司名副其实的关键。
除了将业务做“小”,亚联财与本土的小贷公司相比,还有些许不同。
其中,比对系统,在李淮泽看来,就是值得秀一秀的。“客户提出贷款申请,由贷款顾问进行初审,录入公司统一的系统之后,由审批经理、高级审批经理的层层把关,之后还要发回到总公司审阅”,他说,将客户的资料输入公司的比对系统,就能搜索到与之相关的资料。“某一个公司的员工来借款,将他的资料输入系统,系统会自动找出之前同一公司其他人来借款的记录,来进行比对”。尽管听起来比较繁琐,但实际上,只要5个工作日客户就可以拿到贷款。
而对于那些在公司上班的工薪族来说,借款更为简便。“只要打一个电话去申请人的工作单位,确定他在那里上班,再看一下他的个人征信报告,一般就可以放款了”。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