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危机与流动性松紧关系不大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3日浏览量:92来源:红网(长沙)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等研究机构近期公布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民间金融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元。自去年下半年来,受经济下行、流动性趋紧等综合因素影响,各地非法集资吸储、民间借贷纠纷等案件大幅增加。一批高杠杆、高成本扩张企业资金链断裂,民间借贷逾期违约案件高发,老板跑路频繁上演,标志着以民间借贷为主的我国民间金融风险进入集中暴露期。
关于民间借贷的风险,多年前就有专家提出,尤其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陷入危机之后。遗憾的是身处欢快的盛宴之中,没有人愿意思考人走宴散的悲凉。尽管有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前车之鉴,贪婪的本性还是把人引上同样的错误道路。不同是这次的民间金融风险不是区域性而是全国性的,打开潘多拉魔盒的不是中小型制造企业,而是曾经显赫一时的房地产开发商。
多年财富的积累,让中国家庭的闲钱增加了不少。存银行?利息太低,考虑到物价上涨,基本没增值,甚或在贬值。买股票?2008年开始的慢慢熊途,让很多人谈股色变。炒期货?投资其他金融衍生品?太专业,金融知识贫乏搞不了,金融经验太少不敢搞。买房子?看起来不错,但是每月的月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起的。当一个人正在为自己的闲钱寻找合适的“生钱”渠道时,如果此时有人告诉他投资哪个东西能获得两位数以上的收益率,你可以想象他的选择。
当房价在房地产商的乐观预期下,高歌猛进到人人喊打时,昔日的合作伙伴——银行开始谨慎起来了,加之管理层一而再再而三地表态调控房价,银行对房地产的放贷意愿越来越低。房地产的扩张不可能少了大量资金的支持,从银行之外寻找资金成为必选项。大房地产商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融资,而中小房地产商呢?资质、信用都只能让其在一定区域内融资。于是,乡亲们的血汗钱成为他们眼中的“肥肉”。
总有一些人有独特的市场嗅觉。他们像媒婆一样总能找到合适的单身男和待嫁女,并极力撮合成“美姻缘”。有资金供给方,又有资金需求方,资金掮客的诞生是不可阻挡的。资金就是在这些掮客的作用下,或换乱,或有序地配对。一群急于娶妻的男人,总会在竞争的压力下不断提高彩礼。房地产商的资金饥渴以及融资竞争会不断推高民间利率。民间借贷就是在利率走高中走向繁荣,又在利率继续走高中陷入危机。
可以预测,即使没有房地产的销售困境,这个危机终会来临。只是今年以来的房地产销售难让这个危机来的更早了一点。其实,销售难是房价持续上涨的必然结果,而这个结果又是房地产商应对成本压力和苛求高额利润造就的。危机的出现原本和货币宽松与否关系不大,即使货币政策再宽松一些,结果也会如此。何况今年以来,流动性是相当宽松的。银行已经不再对房地产商抱有期望了,二者基本已经割袍断义。利率再低,出于风控的考虑,银行都不太愿意把钱借给老朋友。
过程的混乱不是一个方面的责任,指责监管不力已经没有意义,反而有“马后炮”的嫌疑。目前所能做的只能是防止风险扩散,各地要集中人力对民间借贷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做好监测。对于高风险的融资方,要重点监控,防止跑路造成更大的损失。
文/乔瑞庆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