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辽宁典当网 >> 典当研究

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2日浏览量:50来源:金融时报作者:朱荣颇
  当前村镇银行总体运行平稳,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在弥补农村金融服务不足、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但通过对辖内村镇银行的调查发现,其经营面临的风险和隐患不容忽视。
  
  存在问题
  
  (一)偏离市场定位情况依然存在。一是农户贷款占比较低。今年以来,辽阳辖内村镇银行整体农户贷款余额及占比较年初有了较大提高,但单体发展不均衡,贡献值差异较大,个别村镇银行农户贷款仅1.37%。二是机构下沉速度缓慢。辖内3家村镇银行只有2家组建了分支机构,这与3-5年内实现辖内重要乡镇网点覆盖的要求差异较大。三是村镇银行自身针对“支农支小”信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较弱,自主创新力不足。
  
  (二)资本管理能力有待加强。一是资本规划能力较低。部分机构尚未树立资本约束的理念,资本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经营缺乏前瞻性规划,未能根据资本充足水平及时调整业务经营、约束资本扩张。二是资本补充能力较弱。与大中型商业银行相比,村镇银行资本规划能力较低、资本补充渠道较少,仅能依靠内部收益积累和股东增资扩股实现资本补充,面临较高的分红压力和较大的增资扩股协调成本。三是风险抵补能力尚存不足。目前,辖内有2家村镇银行贷款拨备率及一般风险准备未达到监管要求。
  
  (三)流动性管理亟待加强。一是存贷比偏高。辖内村镇银行贷款投放速度相对较快,存贷比普遍偏高,均超过75%,个别村镇银行流动性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允许其五年后达到存贷比要求;另一方面主要在于受市场认可度低因素影响,村镇银行存款上升缓慢,负债业务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对流动性风险重视不够。有的高管对流动性风险重视不够,大部分村镇银行没有设立专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岗位,难以有效的揭示流动性风险,在风险处置手段上,主要依赖主发起行解决流动性问题。
  
  (四)潜在信用风险较大。辖内村镇银行长期保持“零不良”,与之对应的是,村镇银行经营模式较为粗放,信贷管理基础薄弱、分类手段比较原始,风险监控较为落后,潜在信用风险不容忽视。同时,辖内村镇银行贷款规模快速增长,而现有的信贷人员相对较少,部分信贷员从业经验不足,前中后台未能有效分离,兼岗现象较为普遍,整体上信贷风险的管控能力相对较弱,积聚信用风险的隐患依然存在。
  
  监管对策
  
  (一)坚持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深化支农支小服务。一是提高对支农支小方向的认识。支农支小事关村镇银行的发展方向,是立行之本,应不断巩固这一市场定位。二是坚持社区银行的发展战略。各村镇银行应立足县域、立足社区、立足当地,以农户、农村小微企业为业务发展的核心,逐步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支农支小服务机制。三是加快分支机构向下延伸速度。通过缩短与农民的距离,增加与农民的接触,加深对农民信贷需求的了解,进一步提高涉农贷款覆盖面和农户、小微企业贷款的比重。
  
  (二)加强资本管理,提高村镇银行资本管理水平。一是村镇银行要加强资本管理意识。村镇银行要建立健全资本管理制度,定期评估资产质量、盈利状况对资本充足率产生的影响,对可能出现的资本缺口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及时补充。二是村镇银行要进一步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村镇银行要从长远出发将盈利的主要部分用于增提拨备和一般风险准备,增强风险的抵御能力。村镇银行应审慎分红,约束期内禁止现金分红,约束期外应同股东充分协商,尽量采取转增资本的方式分红,使股东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三是建立资本约束和补充机制。在经营业务活动中,要处理好规模增长与侵蚀资本的关系,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和补充机制,确保其稳定性。
  
  (三)加强流动性管理,提升管理质效。一是要控制信贷发放的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科学掌握信贷发放的规模、节奏和力度,避免信贷发放“头重脚轻”,贷款投放要与存款规模相匹配,避免过度发放引起流动性趋紧现象。二是加大吸收存款的力度。要加大吸存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调整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严格控制业务扩张,提高存款稳定性,严防存贷比过高引发流动性风险。三是完善流动性管理制度。科学管理各类资产的剩余期限,确保资产负债合理匹配,在追求效益的同时,保证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四是加强对流动性趋势变化的预测。定期开展压力测试,科学制定应急预案,提高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四)强化信用风险管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村镇银行要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科学构建前中后台分离、相互制约、运行高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清晰界定各条线和各环节的职责和规范,健全风险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及时纠正的动态机制。同时根据“小额、分散”的原则,建立健全与其发展战略、市场定位相适应的信贷管理体系,防范信用风险;提高贷款风险分类的准确度和精细度。
  
  (五)要多渠道增加综合收益,促进收入结构多元化。村镇银行应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研发力度,满足辖内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改变盈利模式单一的现状,努力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多层次、多渠道增加综合收益,促进收入结构多元化。要与大中型商业银行形成错位竞争,在细分市场中形成自身的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做有特色、可持续的社区银行。


  温馨提示:如需业务、风险在线讨论,辽宁省内典当企业请加入辽宁省典当协会会员群(133649286),外省典当企业可加入典当精英超级群(52233943),加入时请注名典当行全称与真实姓名。
论不动产抵押物权的善意取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