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分化的担保业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9日浏览量:67来源:辽宁典当网作者:佚名
记者像以往一样拨通了一些相熟的担保公司老板的电话,意外的是,一个月以前我们还在探讨行业问题,而今,却有2个采访人已经退出担保业。面对记者,他们只说对这个行业感到失望和伤心,其他不愿多谈。“赚的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是很多民营担保从业者对这个行业最笼统而生动的概括。那么,这个一度闪闪发光的行业正在经历着什么?
企业破产的负面情绪传递到了担保业,曾经占据市场主体的民营公司像是受到了诅咒一样一蹶不振。先是某国有银行表示对担保公司重新授信,而后国有担保公司强势进入。从数量上看,行业内虽然还是以民营担保公司为主,但事实上,市场倾向已经使“民营天下”的担保格局发生改变。小型民营担保公司相继退出;规模大、资历深的民营担保公司尚能维持;有国有背景的担保公司生意兴隆,表现抢眼。
目前银行大多选择与拥有国有背景或大型民营担保公司合作,而注资1亿元以下、经营不到两年的民营担保公司基本够不上银行的“银担合作”门槛。所以近两年设立的担保公司几乎都被拒之门外,而这部分群体也正是目前退出担保市场的那些公司。
歧视民营
不少人认为,民营担保公司的节节败退是银行“嫌贫爱富”的结果。银行青睐国有担保公司而甚少与民营担保合作,这被认为是民营担保将死的症结所在。从表面看来,确实是这样。但值得一提的是,民营担保的厄运并不是从银行“投国弃民”开始的。受之前企业破产跑路的拖累,很多民营担保公司代偿后出现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无法开展新业务。
另外,今年以来,市场疲软也使民营担保遭遇业务收口。据天津聚天行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章耀军介绍,今年企业没有出现迫切的融资需求。“由于整体经济环境不好,本来有扩张计划,准备通过担保公司融资的企业,考虑到销售情况及融资成本,他们就放弃了。”章耀军说。
迫于生存压力,很多担保公司做起了“资金业务”,私下放贷。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大部分民营担保公司都在从事民间借贷,这一部分收益占担保公司总利润的比例很大。这使本来就摇摇欲坠的民营担保公司更加“危险”。“民营担保公司从事民间借贷造成了银行对它更大的歧视和不信任,这样担保公司就很难在主业上生存下去。”周德文说。
事实上,银行愿意把担保公司作为风险分散的一种方式,而且目前参与银担合作的担保公司在数量上并未满足银行对担保的需求。某银行信贷部人士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坦言,从风险角度考虑,他们确实更倾向于与有国有背景的担保公司合作。但对于民营担保公司并非绝对的不合作,这要看民营担保公司的实力和规范性,银行非常担心合作的担保公司涉及非法融资,或者为自己的关联企业做融资。
鉴于此,很多银行干脆就把民营担保拒之门外。广信恒业(天津)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新金融表示,目前银行对大部分民营担保公司都不认可,而国有担保在与银行合作方面基本没有问题。据了解,目前能让民营担保公司入围的银行大概占到银行总量的三分之一。银行对于民营担保提出的要求是: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并且经营满两年。一般新成立的民营担保公司很难入围,因此也感觉“银担合作”困难。
周德文表示,在温州,很多银行也表现出对国有担保热情而对民营担保冷淡。“银行不是在看担保公司的能力,而是看担保公司的性质,银行这种对民营担保公司的歧视是不公平的。”周德文说。
数量锐减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新注册的民营担保公司来说,未来和银行达成合作的几率更小。从整个行业趋势看,未来可能还是以有国有背景的担保公司为主,纯民营担保公司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或者干脆没有业务,随即慢慢退出这个行业。
某担保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新金融记者,从去年开始,他们与银行的合作被压缩了一半以上,未来担保公司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其实这种趋势目前已经表现出来了。
很多民营担保公司退出行业并非自愿。之前有的担保公司只是为了获得一块担保牌照,并没有准备真正开展市场。为了持有牌照,这些公司一年只做一两单业务以应付检查,现在,这样的公司面临着被取消经营资格的危险。此外,注册资本金比较小的担保公司由于没有达到新规的注资要求也纷纷退出。
“去年全国大概应该有8000家担保公司,到今年估计要消减到4000家。过个三到五年可能要再消失一半。天津现在是120家,明年可能变成100家或者80家,再过一年可能就剩下40到60家了。”章耀军说。
而且,现在新的担保牌照已经不批了。担保公司想要留下来,就要想办法变通。比如增加注册资本或增大营业规模,但对于正在经历业务萎缩、银担收口的民营担保公司来说,注资或扩大规模难度都很大。据章耀军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担保公司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扩展业务计划,都在维持原状保持观望。“在今年政策出来之前,我们在增资、股改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动作。”章耀军说。
联合或转型
拥有国有背景的担保公司与民营担保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一位国有担保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担保额度不够用。“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如果我们明年不增资,几个亿的盘子做完,就没办法再扩大业务量了。只要有资金,就不愁没有业务。”
与国有担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营担保对未来的担忧。随着国有担保占据大量市场份额,民营担保公司不得不找寻出路。与国有担保合作便是其中之一。
章耀军表示,他们正在寻找与国有担保公司洽谈合作的机会。由于国有担保受到一些机制和制度的限制,所以他们在开拓市场方面显得谨小慎微。而民营担保的优势在于完全的市场化运作。两者在这一交叉点互补或许会碰撞出火花。“有了国有担保公司参与,公司的资金实力得到提升,而且银行方面的合作局面也将很快打开。”
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面对业务停摆的处境表现出“被有实力的担保公司收购”的愿望。但广信恒业(天津)担保负责人则认为,民营企业被收购的可能性不大。“人家(国有担保)本身有自己的业务,没必要收购你。”该负责人透露,下一步,他们要尝试转型。“其实从去年6月份开始很多企业就开始转型,我们想用配套的担保为自己的项目服务。现在只能自救了。”
周德文认为,民营担保要活下去,首先要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相关业务增强生存的能力,再者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周德文呼吁政府给担保行业一些政策,因为担保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政府从政策上可以帮他们分担一些。
温馨提示:
1、更多典当相关新闻请登录辽宁典当网(www.lndiandang.com)或关注“辽宁典当”(lndiandang)官方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