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引担忧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0日浏览量:93来源:辽宁典当网作者:佚名
浙商证券银行业研究员王剑指出,民营银行的开办能够以查漏补缺的方式弥补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缺口,并可将部分原来从事非正规金融服务的民资“招安”,以畅通融资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民营银行中三类银行盈利前景将会比较好,第一类是盈利模式具有差异化的银行,如果民营银行能够突破银行既有业务模式,如在消费信贷、交易型银行等方面进行创新,将会有一定的盈利空间;第二类是有一定资源禀赋的银行,它们依托于实业资源跨界竞争,核心企业在整合产业链金融资源及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上具备资源禀赋和协同效应;第三类是其他跨界的互联网金融,大量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具备协同效应。”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表示。
“民营银行经营上的难点大概有四个方面:一是随着利率市场的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一些银行破产风险加大,资金反而会流向大银行;二是民营银行能否在风控方面招到专业风控人员、建立专业的风控团队也是值得担忧的;三是银行成长逻辑的差异性,与其他行业不同,银行业面临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这意味着若不依靠外部融资,银行做大的过程将十分缓慢;四是跨区经营的限制,目前城商行的跨区设点都还没有放开,未来民营银行的跨区经营也势必困难重重。”金麟指出。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奚君羊也指出,银行历来是高风险行业,民营资本是可以进入,但前提是要有强大的风控体系和良好的内部治理。
“在我看来,民营银行在人才专业度、系统投入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均还不够成熟,因而初期它的规模会相对比较小。当然,一部分能够在业务上有所创新的民营银行规模也许会逐渐扩大。”黄泽民指出。
苑德军也称,民营银行在经营上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它的资本金规模相对比较小、风控能力较弱、专业人才储备也较差,还有产品开发及资本筹措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
虽然目前关于设立民营银行的具体细则还没有出来,但极有可能会将其定位成小型区域银行。而如果将其定位成区域银行,城商行和村镇银行无疑是最具参考价值的。
不过,从已经上市的三家城商行来说,是以上市手段扩张而实现高盈利。但银行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在资产规模大幅增长背后,上市城商行盈利能力也出现下滑。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也连升3年,资产质量面临着恶化的风险。